券商“炒股”红黑榜:国泰君安增长50倍 三家券商陷入亏损 为何收益率低于基金与私募?
一季度股市巨震,沪深300指数累计下跌3.13%,创业板指累计下跌7% ,但券商自营(券商自己操盘买卖证券)收入增速不俗,难道是炒股实力大增?
据统计,一季度40家上市券商合计实现自营业务收入348.47亿元,同比增加16.2%。
其中,自营收入排名前三的券商分别是国泰君安、华泰证券、中信证券,分别为42.19亿元、39.89亿元、39.04亿元,收入增速前三的为国泰君安、兴业证券、长江证券,分别为增长了50倍、2.7倍和1.3倍。
然而,从一季度自营投资收益率来看,券商的自营收益率却并不高。据渤海证券测算,40家上市券商中,一季度投资收益率最高的是红塔证券2.29%,其次是国金证券1.70%,第三是国泰君安1.36%。
“自营投资分为固收和权益两种。”对于自营的收益率较低,深圳某证券公司人士认为,券商对这项业务(自营)的考核一般就是要覆盖资金成本,收益率在6%-8%就完成年度目标,因此固收占比较高,整体收益较稳健。
2021年,多家券商的自营规模都有不同比例的增长。视觉中国
国泰君安50倍增长摸底
作为卖方券商的第一梯队,国泰君安一季度的自营收入出现爆发性增长。
据“自营收入=投资收益-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计算得出,国泰君安一季度自营收入规模排名第一,达到41.22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的8028万暴增了近50倍。
对于业绩暴增,国泰君安解释是,主要是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收益增加及上海证券股权重估产生的收益。
据了解,为了解决与上海证券之间的同业竞争问题,国泰君安对上海证券的持股比例由增资前的51%降低至24.99%, 因此,上海证券不再作为控股子公司纳入国泰君安的合并报表范围。经初步测算,上海证券本次增资为公司产生收益人民币11.6亿元。
另一方面,是国泰君安去年一季度的自营收入基数较低,而且在2021年一季度的自营投资规模大幅增长,达到3040亿元,高于去年同期投资规模。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近五年来,国泰君安的投资规模持续上升,2016年1173.8亿元,持续增长到2020年2928亿元,到2021年一季度,自营规模已超过3000亿元,在上市券商中排名第三。
太平洋、第一创业和光大证券自营亏损
A股的变脸加速了券商自营的业绩分化,太平洋证券、光大证券和第一创业这三家券商一季度的自营收入转为亏损。
一季报显示,太平洋证券2021年一季度实现投资收益1.96亿元,较去年同期下滑了37.19%;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亏损998.61万元,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2.32亿元。
太平洋证券表示,一季度股票及债券投资收益减少,对联营企业的收益减少,公司持仓市值也发生了变动。
第一创业一季度自营投资收益亏损1.4亿元,公司指出,一季度营业收入的下降,主要是本期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下降。
有券商从业者称,整体来说,券商一季度业绩分化较大,过半券商的自营业务收入均出现下滑,主因是一季度股债市场波动加大,自营业务不好做。
光大证券一季度亏损最多,达到1.49亿元。光大证券解释自营收入的减少是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增加所致。
“一季度有些券商出现亏损,主要是权益资产出现了公允价值的波动。”上述深圳券商人士表示,“如果一季度券商自营业务能够保持权益类公允价值提升带来的投资收益,说明公司没有重仓买核心资产。因为一季度主要是核心资产跌得比较多。”
一季度自营最高收益率2.29%
一般来说,券商自营投资四类资产,债券、基金、股票和其他类别,其中大部分是投向债券,投资于股票的比例不会超过20%。
因此券商自营整体收益率不会太高,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上市券商自营投资收益率最高的是红塔证券,收益率为2.29%,其次是国金证券1.7%、国泰君安1.36%。
从自营投资收益率来看,中小券商投资收益率高于大型券商并且波动幅度较大。
在40家上市券商中,2020年投资收益率位列前五的券商分别是红塔证券10.30%、 东北证券8.26%、国金证券7.01%、西部证券6.56%和兴业证券6.42%。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多家券商的自营规模都有不同比例的增长。
比如中信证券2020年底自营投资规模约为4400亿元,到了2021年第一季度,自营规模超过5000亿元,成为自营规模最大的券商。投行贵族中金公司,2020年底自营投资规模约为2400亿元,到2021年一季度自营规模增长至接近3000亿元。
事实上,在券商新一轮扩张中,券商重资产业务贡献占比快速飙升,重资产业务即是指依靠资产负债表的扩张获取利润的业务,如自营、做市、直投以及资本中介业务。
参考海外投行的发展历程来看,券商机构杠杆率的抬升和重资产化模式已经成为行业趋势。
证券业内人士也表示,券商商业模式的逐步重资产化,资本中介业务和机构交易业务逐步发力,未来头部券商更是成为资金关注的焦点。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表明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3、若因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电话:0755-32905944,或者联系电子邮件: 434489116@qq.com ,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4、在本网发表评论者责任自负。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发言请遵守相关规定。